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战略部署,推进卓越工程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工程训练教师教学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西安理工大学成功举办大学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暨 2025 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本届赛事以“交叉融合工程创新求卓越,守德崇劳制造强国勇担当”为主题,集中展现新时代工科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

大赛由教务处主办,工程训练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承办。开幕式于3月29日上午8点在工程训练中心多功能厅举行。
教务处处长汤玉斐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刘涵主持。
汤玉斐处长代表学校对参加大赛开幕式的各位老师、同学及组织人员表示感谢。他说:“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支柱,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本次赛事以‘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为战略导向,其核心价值不仅在于构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转化通道,更在于通过项目化实战激发学生的系统思维与原始创新潜能。”他鼓励大家要:“做技术攻坚的攀登者”、“做跨界创新的破壁者”、“做德才兼备的传承者”。

随后,工程训练中心刘军波老师代表全体裁判围绕赛事规程与评判标准作专题发言,阐释了“秉持公平公正原则,恪守专业规范标准”的裁判准则体系。接着,学生代表陈雨欣进行赛前宣誓,承诺将严格遵循竞赛章程,以“传承创新精神、践行实践理念”的态度完成赛事挑战。

本届大赛设置了“新能源车赛道”、“智能+赛道”、“虚拟仿真运营赛道”三大核心赛道,全面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其中,新能源车赛道分为太阳能电动车和温差电动车两个赛项,共27个队伍参赛;“智能+”赛道分为智能救援、智能物流搬运和生活垃圾智能分类三个赛项,共计42个队伍参赛;虚拟仿真运营赛道分为企业仿真运营一个赛项,共计24个队伍参赛。


比赛期间,各赛道参赛团队全情投入赛事进程,严谨执行方案论证、技术路线推演及设备调试等关键环节。裁判组严格遵循比赛评审规程,从设计合理性、创新价值、工程伦理等维度展开多轮次评审,力保评分公平、公正、公开。

赛事组委会通过标准化流程设计、信息化管理平台及动态巡查机制,确保技术验证环节设置科学、过程文档记录完整、成绩评定透明可溯,构建起"全要素闭环管理、全流程数字留痕"的质量保障体系。

中心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持续深化工程训练教学改革,完善"理论-实践-创新"全链条培养体系,为建设制造强国输送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卓越工程人才。
教务处副处长赵波,工程训练中心副主任刘青,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副主任孔令飞及各赛项负责人、竞赛评审专家、参赛师生代表等共计300余人出席开幕式。